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宁可战死,也不能被吓死





  宁可战死,也不能被吓死

  我也可以预感到未来3年,我们的竞争非常残酷,无论是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我们惊动了全世界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电子商务领域里面,ebay今天还是全世界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也碰上了这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司谷歌,它也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国内互联网上的各大公司,新浪、搜狐、网易、qq全部把我们当成竞争对手。

  我们注意到传统领域想进入,而没法进入,我们所有的动作都成为它们高度关注的对象。像it企业ibm、微软,未来3年到5年,我想告诉大家(它们)也会是我们的对手。所有的对手出手都可以让我们断一个胳膊、少一条腿,我们的形势非常严峻。

  我现在成为4个公司,阿里巴巴、雅虎、淘宝、支付宝,如果这4个兄弟能手拉手、心连心,互相信任地敞开合作,四兄弟联合在一起,所有的员工围绕一个目标走,我们赢的概率比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大。

  ——摘自《2005年5月马云在阿里巴巴员工大会上的演讲》

  在商场竞争中马云身上体现出了一股“狠”劲和“匪”劲,逢敌敢于亮剑,出招从来不按常理,在自己的实力还比较弱小时就敢于向ebay这样强大的对手挑战。马云没有选择逃避和退让,而是果断组织团队建立淘宝,主动出击攻打ebay,在竞争过程中,又身先士卒,采用神鬼莫测的攻势,使淘宝网这个c2c新兵战胜了行业巨人ebay。

  马云无疑是一个敢于竞争的企业家,面对优秀强大的对手,他不但从不畏惧,反而更加勇敢、坚定,他理智地思考、分析、学习、超越。阿里巴巴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也是在竞争中逐渐蜕化成蝶的。

  对此,马云形象地比喻道:“就像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一个有资质的人才总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比武中得到一些非同寻常的顿悟,进而功力大增。”竞争不是洪水猛兽,竞争是一种积极的状态。身处于竞争之中,我们可以把对手当作磨刀石,与之较量就是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直至把自己打磨得既锋利又明亮。在惨烈的商业竞争中,敢于竞争是创业者把公司做大做强的一种必然要求,一味妥协、退让,只能让你走向失败。

  孔子说:“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如果你要求中游,就必须按照上游的要求去做;如果要求上游,就必须要用上上游的标准去努力。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把成功的标准定高一点,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出类拔萃。

  电脑行业龙头企业联想的前总裁柳传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联想要做百年老字号!”将自己的企业办成“百年老字号”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家都有勇气定下的目标,尤其是在我国科学技术还相对落后的国情下,谁敢说创百年老字号呢?但柳传志敢。

  针对当时不少人对中国计算机产业“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柳传志在各种场合都阐述了同一个观点,联想应该是一个长久性的公司。对于联想来说,立长志是第一位的,联想决不做短跑运动员——今年的利润很高,明年就垮掉。

  1995年11月30日,联想惠州板卡基地举行开业典礼。在这个本应欢庆的日子,柳传志结合联想的志向与当时的形势发表了一篇语气颇为沉重的演讲:

  “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正面临着大兵压境。我们曾经面临过八国联军,现在则变成了十二国联军、三十六国联军,这种感觉之所以如此沉重,是因为我们还来不及壮大自己就必须承受重压。我们现在是科技不如人家,奖金不如人家,基础不如人家,人才、奖金、实力统统不如人家,这个仗怎么打?民族工业到底怎样生存?现在我们还没有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但我们坚信今后会有收获!因为我们心中毕竟有一口气——中华民族要求进取的志气!”

  “扛起民族工业这杆旗,将联想办成百年老字号,逐步融入国际竞争”,这就是联想的战略目标,也是柳传志的志向所在。

  提到柳传志的志向,就不能不说起联想创业阶段的第一次“年终分红”。1985年底,联想集团的前身——中科院计算所公司的20多名员工以“卖苦力”的方式赚到了70万元人民币和7万美元。按规定,这笔钱中的一部分可以作为“红利”分配给每个员工。根据当时中国人的收入状况来看,这笔红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大的一笔收入,是相当有诱惑力的。在年终会议上,联想的创业者专门就这笔钱的分配进行了一次讨论。有人主张分掉,有人主张存起来……柳传志始终没有表态,等到大家都发表了意见,柳传志站了起来:“首先,大家都清楚,这笔钱是大家流血流汗挣来的,对于它的处理一定要慎重。其次,我们办公司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吗?还有,我们想不想得到长远发展?我们的‘汉卡’靠什么去开发,推广?”短短的几句话,拨云见日,把大家的意见归为统一。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柳传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更大更强的志向。

  像柳传志一样,我们应该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即使最终可能达不到这个目标,也会激励自己做得更好。